WFU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你害怕中風嗎? 預防腦中風 從了解腦中風開始

 作者:許晉譯


stroke-ischemic-hemorrhagic-etiology


連最清楚治療方法的醫師 都害怕的疾病

人類吃五穀雜糧,一定會生病。身為一個神經內科醫師,在醫學如此進步的現代,我自己最害怕的疾病,是神經內科醫師最常看的疾病,腦中風。

為什麼呢?因為腦中風可能影響腦部的運動功能,讓我們從此無法與家人一同出門旅行;可能影響我們的語言功能,讓我們從此聽不懂或者無法與朋友聊天;甚至可能直接摧毀我們的記憶功能,讓我們與家人朋友的共同美好回憶就此消除。

害怕,是上蒼賦予人類保護自己的正常機轉;也是因為害怕,讓我們開始願意主動學習,進一步做到趨吉避凶,努力避免腦中風發生。


銀髮族失能主因 青壯年人生殺手

腦中風,是一種因為腦部突然缺乏血液供應所造成的神經學損傷,經常造成腦部不可逆的傷害,常見於超過65歲的銀髮族,是銀髮族失能的一大主因;此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等血管風險因子年輕化趨勢底下,腦中風在年輕人也可能會發生,從此,每天的工作場域就從辦公室轉到復健室去努力。到底要如何預防,讓我們從了解原因開始做起。


腦部血流斷水 原因有兩種

腦中風發生的原因主要腦部突然失去血液的供應,如同地底下的水管突然斷水一樣,讓水管所支配的家戶都沒有自來水可以使用。而斷水的原因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種是缺血性腦中風(如同水管塞住的狀態),一種是出血性腦中風(如同水管破掉的狀態)。

兩者相比,梗塞性(或缺血性)腦中風是比較常見的腦中風,大約佔腦中風患者的八成左右,倘若在黃金時間內抵達醫院,可以給予腦中風急性治療,這也是這幾年醫學主要進步的地方;出血性腦中風,雖然只佔腦中風患者約兩成左右,但是是年輕人相對比較常見的腦中風,因為高死亡率,因此也讓人聞之色變。

從症狀上,兩者不太容易做區分,只需要交給專業的醫師處理即可。但是早期的中風症狀辨識,是拯救病人腦細胞的關鍵所在。


臨「微」不亂放心中 才能臨危不亂

腦中風的症狀千奇百怪,最常見的症狀有三個,嘴角歪斜、半側無力、口齒不清,國外的口訣稱之為FAST,這個單字是快速的意思,本身組成是三個臨床症狀加上時間這四個單字的縮寫。為了就是提醒大家,當發現上述的這三種腦中風症狀時,應當要儘速就醫。


Stroke-Symptoms-Mandarin-Language


台灣腦中風醫學會,考慮英文對於大多數人都不是主要語言,也開發了一個口訣,針對台灣人來使用,口訣則是臨 「微」不亂。當你「臨」時發現手腳無力時,「微」笑也發現嘴角兩側不對稱,跟家人朋友求救時,卻又說話「不」清楚,這時候,您很可能是發生中風了,千萬不要忙「亂」,趕快儘速就醫,千萬別錯過腦中風黃金救援時間。


Stroke-Symptom-Early-Detection

突然失明 走路不穩別輕忽 小心二次中風接踵而來

其他腦中風可能的臨床表現,還可能有突發性走路不穩,或者單眼突發性視力不清(眼中風)的情況,這類患者由於臨床症狀跟傳統腦中風患者手腳無力的情況不同,經常會忽略提早控制腦中風危險因子的契機。


Stroke-Prevention-Strategy-633


腦中風預防633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預防腦中風發生,筆者幫助大家把這些防治策略整理成三大部分,稱之為「腦中風預防633」。

第一大部分是慢性病防治工作,三高是人口高齡化之後,非常常見的疾病,要維護血管的健康,就要從控制三高開始。

第二部分則是心臟以及頸動脈血管的照護,其中最讓人擔心的,是會增加腦中風五倍風險的心房顫動。因此,高齡銀髮族如果有三高慢性病的患者或者已經有心肌梗塞或者腦中風的患者,每天兩次的量測脈搏,觀察是否規律或者心跳過快超過一百下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部分則是生活習慣的調整,這部分其實每個患者其實都知道,但是很難去徹底施行的一部分。維護心血管的健康,正常的飲食運動習慣、避免菸品的使用、拒絕酒精的過量攝取以及良好的心理健康以及體態,都是十分重要的。


後續文章預告

後續,筆者會進行腦中風患者到急診之後的評估治療流程介紹以及如何評估腦中風正確原因的評估過程。希望提供大家更完整的腦中風知識,讓大家了解腦中風之後,進而知道該如何去面對中風這個疾病。


許醫師的叮嚀:

  1. 腦中風經常造成不易恢復的神經學損傷,而治療本身又取決於重要的時間因素。因此,腦中風是預防勝於治療的疾病。『腦中風預防633』,其實都是大家已經知道,但是很難做到的事情。為了自己的健康以及不要連累自己的家人,讓我們一起努力。
  2. 腦中風症狀的早期辨認,是腦中風治療是否成功的重要關鍵所在,因此不要忽視任何一個可能是腦中風的症狀發生。將『臨微不亂』的心法放在心中,才能在不幸周遭的朋友甚至自己遇到的時候,才能夠臨危不亂。
  3. 提醒高齡銀髮族三高患者或者有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病史患者,規則量測脈搏是否規則以及是否過快是非常重要的,心房顫動除了增加五倍中風風險外,也經常造成嚴重腦中風發生。

進一步找醫師諮詢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我與我的慈濟『醫』家人

作者:許晉譯

文字潤飾:羅聿


Family_Tzu_Chi


銀髮族的拆彈專家

很多病人第一次來到我的門診總會問:「醫生,你們科究竟看什麼病?」我都這樣跟他們說:「如果急診醫生是與死神拔河的人,那麼我們就是銀髮族的拆彈專家。」

這個領域的醫生,總是想辦法讓銀髮族能夠有尊嚴的走完人生的下半場。我們透過團隊進行銀髮族周全性評估之後,提早發現在銀髮族身上被我們視而不見的潛在不定時炸彈。而長者的問題經常跨足於神經內科與高齡醫學之間,神經科常處理的腦中風、失智症,高齡醫學面對的老年病症、骨質疏鬆、多重用藥,在過度專科化的現代醫療,造就了許多三不管地帶,這就是我們拆彈的主戰場。

有時候我們還會在拆彈過程中發現「案外案」,而最近一次的大案,恰好發生在我非常重要的慈濟家人身上。


例行檢查 意外引出可能致命的「案外案」

那天路過心臟科門口,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背影,是在慈濟大學七年的求學生涯中陪伴我們的慈誠爸爸。「最近好嗎?」幾句寒暄,囊括的是好多回憶,不過他那雙關愛的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焦慮。我忍不住問他:「怎麼會來看心臟科?」慈誠爸爸告訴我,自己和母親平常都會來做三高的例行性回診,但最近母親被檢查出疑似罹患失智症,所以待在家裡,讓他一直很擔心。

慈誠爸爸的母親,算起來也是我的奶奶了,當下我建議爸爸帶奶奶來花蓮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並且做進一步評估,結果腦部核磁共振、抽血檢驗與評估量表都顯示,奶奶應當是憂鬱症而非失智症。

在銀髮族當中,憂鬱症經常被誤以為是失智症,但是憂鬱症對於藥物的效果十分顯著,是少數可以透過藥物扭轉的腦部認知障礙。

我對於疑似失智症的評估結論並不意外,但讓我意外的是,核磁共振的影像中,腦血管上有著不尋常的球狀變形。根據影像顯示,奶奶的腦部藏有數顆動脈瘤,它們就像人體中的不定時炸彈,一旦破裂就有可能引發腦溢血,甚至直接導致腦死。


動脈瘤如死神鐮刀 奪命不留時間

「媽媽也有動脈瘤?」聽爸爸的語氣似乎對動脈瘤並不陌生,但顫抖的語氣中,彷彿曾經因為動脈瘤失去了很重要的人。

爸爸嘆了幾口氣,才緩緩告訴我原委。原來當年接引他進入慈濟的師姐,就是因為突發性腦部動脈瘤破裂,在眾人面前昏到,只是雙眼一閉,再也沒有睜開了。即使當時立刻送入加護病房搶救,幾天後仍撒手人寰。

對爸爸來說,動脈瘤就彷彿是一把死神的鐮刀,將師姑從眾人身邊無情奪走,是他心中永遠的痛。


不讓悲劇重演 只許成功的拆彈任務

然而相同的劇本再次來到爸爸的生命裡,他強忍著淚水,問我:「有什麼辦法可以救治奶奶嗎?」「當然有!幸好發現得早!」我一邊給爸爸打氣,一邊說出後續的處理策略:「首先要確認腦部動脈瘤的具體數量,並找出病灶,然後再進行腦部血管導流支架手術。」

第一關的病灶確認需要執行侵入性檢查,但不是從腦下手,而是利用大腿血管,透過神經放射科醫師精巧的雙手將細微的金屬導管送進腦部探測。第二關的腦部血管導流支架手術則有如大禹治水,植入金屬支架在血管中進行疏通引流後,動脈瘤就會自己萎縮,我們的拆彈任務也就大功告成。

這整套流程可能需要自費近40萬,母子情深的爸爸毫無猶豫:「我會想辦法!只要可以治好媽媽!」當時接近過年,華人們總有「先過了年再打算」的習慣,奶奶一直拖到三月份才進行第一關的手術。這段期間,每次見到爸爸,臉上的黑眼圈總是又更深了一點,師姐當年的無常,看來總在午夜夢迴時糾纏著他。

所幸在定期追蹤下,奶奶順利地在四月完成了腦部血管導流支架手術。

「右手舉起來,左手也舉起來,很好!手可以放下了。嘴巴笑一下,講兩句話我聽聽看。」這是我過去幾年每天評估病人情況的台詞,但這天說起來特別喜悅。奶奶手術後的情況相當良好,爸爸臉上的憔悴,也隨著奶奶的康復煙消雲散。


Cerebral_Aneurysm_Rupture_Elderly


奶奶好了爺爺來了 善把我們牽引著

幾天之後,門診來了一位因用藥過度造成眩暈的爺爺,我看了他的藥物清單,發現這位爺爺居然有多達17種長期使用的藥物,「多重用藥」也是銀髮族健康的典型問題,我們這次的拆彈計畫,就是減少不必要的藥物。

不過就在仔細查看病歷的時候,又發生了一起案外案:爺爺還有容易引起腦中風的心房顫動。這是銀髮族身上的另一把死神鐮刀,一旦引起中風,就可能嚴重失能甚至有死亡的風險,但弔詭的是,前面的17種藥物中,沒有一項是用來預防腦中風的。

我看著爺爺走出門外,心中正在思量如何為這位爺爺「拆彈」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身影突然來到,前來接爺爺的家屬,居然就是慈誠爸爸!

「這麼巧?爸爸的岳父也要拜託你了!」他說。

我笑著回答爸爸:「沒問題,阿公的事就交給我吧!」


許醫師的叮嚀

  1. 老年憂鬱症患者,可能被診斷成為失智症,甚至可能因此錯失使用效果顯著的抗憂鬱劑。請尋求神經內科醫師、精神專科醫師協助確定失智症診斷。
  2. 無症狀動脈瘤可能因為日益普及的核磁共振檢查而被發現,此時必須評估病人日常功能狀態以及動脈瘤大小來評估未來幾年破裂之風險評估。年紀大、但是日常功能良好的患者,仍可以透過醫師與患者討論過後,讓患者透過血管內介入手術,接受動脈瘤手術。某些患者可以符合健保規定使用新型的血管導流支架手術,手術安全性更高。保守治療,以觀察為主的模式,也是高齡者可以選擇的一種選項。

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心臟撲通撲通跳 小心中風找上你– 談腦中風預防與心房顫動

作者:許晉譯


我們抓不住『它』 很難被發現的心房顫動


『它,抓得住我。』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知名底片廣告台詞。但是心房顫動的本身疾病特性,讓醫師做了很多努力還是『抓』不到它。我們的心臟,偶爾也會跟地震一樣,突然跳得很快、很用力,甚至會自己聽到心臟跳動的聲音。這種就是心悸,而在銀髮族中,可能背後隱藏著就是心房顫動,這是一種容易造成腦中風的心律不整。心房顫動在早期的時候,就很像泥鰍一樣,醫師想抓都抓不到他,經常病房重複檢查、往返急診,都沒辦法找到正確的原因。


『它,抓得住我。』對於病人與醫師來說,我們也希望能有個一定可以發現心房顫動的武器。


心悸呼吸喘 卻檢查一切正常 


曾經有一位住院患者75歲的潘姓伯伯,因為腳部的蜂窩性組織炎入院,但是在入院中卻反覆跟我抱怨胸口悶痛不舒服。患有多重心血管疾病的他,卻又同時有氣喘的病史,多重疾病的問題,在高齡化社會的現在,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狀況。仔細詢問下發現病人有心悸的症狀,住院中的心跳數也持續在每分鐘100下以上。但是醫院常規的10秒的靜態心電圖與1天的連續心電圖檢查,卻都沒有發現心房顫動的問題。其他相似症狀的疾病,冠狀動脈心臟病也是可能的情形,後續接受心臟冠狀動脈檢查的結果,也呈現無明顯異常。


長時間心電圖搭配人工智慧 協助醫師發現心房顫動


過去的經驗提醒我,這位患者應該還是心房顫動的問題,只是正好在發生的當下,沒有辦法使用機器準確抓到他的問題。後續患者接受了七天單導極連續心電圖的進階檢查,終於發現了心房顫動,仔細評估中風風險之後,開始使用新型抗凝血劑預防腦中風發生。這位伯伯是典型的陣發性心房顫動的患者,必須透過病人清楚的症狀描述以及仔細的評估後,才可能發現這種容易造成腦中風的心房顫動發生。


陣發型或者持續型心房顫動都增加腦中風風險


目前醫學文獻指出,無論是陣發性心房顫動或者持續型心房顫動,都會增加腦中風的風險;而且心房顫動相關的腦中風,經常造成嚴重失能甚至死亡。國際治療指引建議,符合定義之心房顫動,就應該評估中風風險之後,開始使用抗凝血劑預防腦中風發生。心房顫動患者使用抗凝血劑之後,可以顯著下降中風風險,但卻經常被大家所忽視。在台灣健保資料庫資料顯示正確使用抗凝血劑的心房顫動患者竟然只有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有高達將近六成的病人,卻沒有正確使用抗凝血劑治療。


醫師與病人相互配合 努力揪出心房顫動


對於關心自己健康,擔心會有腦中風發生的大家,心中可能會浮現一個問題。我自己到底有沒有心房顫動,醫師通常只使用短時間的心電圖來做有沒有心律不整的檢查,這樣不是很難發現問題在哪裡嗎?面對這種陣發性的疾病,其實是一個醫學上的難題。如果患者沒有在疾病發作的當下接受檢查,說實在話,醫師不知道您發生了什麼事。醫師的確可以像偵探一樣,從病史詢問去協助還原疾病發作的現場狀況,但這時候,需要一個清楚描述發作當下狀況的患者。


從每天把脈開始 注意自己的心跳數以及脈搏是否規則


因此,醫師與病人之間的合作就十分重要,醫師需要病人在有明顯症狀時紀錄發作時間長度以及當時的脈搏數,病人也要努力自行量測脈搏是否規則以及每分鐘的心跳速。提供這些跡象是可以透過醫師的專業判斷,去與病人討論有沒有需要做進一步的評估。也要注意有半數以上的心房顫動患者是沒有症狀的,這群人則可以透過每天規則量脈搏來發現有無問題。曾經有過腦中風病史的,對於這件事情就應該要更加小心。



多一分的注意,或許我們可以盡可能避免腦中風發生。畢竟,在高齡化的社會當中,每一位長者都期待自己可以避免失能,可以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許醫師的叮嚀


  1. 心房顫動經常陣發性出現,心悸不適的時候,應該要記錄持續時間以及發作的頻率。由於有半數患者沒有明顯不適症狀,如果能夠每天自行量測脈搏,則可以透過脈搏是否規則去發現心房顫動。 
  2. 當症狀發生時,可考慮在症狀發生當下,到醫院確定心悸症狀下的心電圖狀況。如果持續多次有心悸問題,卻心電圖總是沒有發現異常時,長時間心電圖可能可以用來幫助診斷。 
  3. 發現心房顫動後,務必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使用抗凝血劑,並且準時使用抗凝血劑。

相關媒體報導



進一步找醫師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