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以病人為中心 打造認知症評估流程

 

作者:許晉譯




檢查排程曠日費時 降低就診意願


認知症患者,
通常不會主動就診,
多半是家屬帶著患者前來看診。
幾次在家屬帶著患者來就診時,
疾病嚴重程度已經相對嚴重,
那時候才被診斷為認知症。

家屬外地工作 患者就診困難


那時候醫療團隊覺得很奇怪,
為什麼要等到病情嚴重時,
才讓阿公阿嬤前來就診呢?
「平常我們都在台北工作,反正老了不是都會這樣。」
「來醫院每次都要等很久,檢查又要來很多次。」
從中,我們看到兩個問題,
一個是能否早期辨認認知功能退化,
另一個則是流程優化的必要性。


流程改造 從自身做起


認知症評估中,
主要有三大評估需要進行,
通常需要等候時間最長的,
是心理師的認知評估。

目前我們嘗試以病人為中心進行流程設計,
盡可能減少患者前來醫院就醫的次數。
過去,
患者通常需要「四次」或者「五次」就醫來完成認知症評估。
目前,
我們希望患者以「兩次」或者「三次」就醫來完成認知症評估。

就診當天 完成個別化檢查流程


原則上,
醫師會在第一次就診時啟動流程,
團隊會在當天協助安排整個評估流程,
盡可能讓認知評估、影像檢查以及血液檢測在同一天內完成。
也盡可能減少家屬因為帶著家中長輩就診,
造成自身工作上的延誤。



感恩醫院及團隊 以患者為第一優先


團隊能夠提供對於高齡長者如此友善的評估流程,
主要是由於團隊仍在建立初期階段,
評估時間相對可以配合個案來進行調整,
加上醫院以服務高齡長者為第一優先,
才能夠提供如此便捷的服務模式。

如果花蓮鄉親發現家中長輩,
有認知功能退化或者長者失眠、情緒不穩等狀況,
可以考慮轉介我們團隊來協助評估。

AI-based 文獻搜尋引擎 Qinsight (已倒閉)


 作者:許晉譯







【20210924 受邀飛資德公司演講】

在21世紀,

所有東西只要加上AI,

都會讓人覺得很高級,

今天很有榮幸能夠參與

這個AI-based搜尋引擎推廣課程擔任講者。

雖然使用這個搜尋引擎的時間不是很長,

不過他的一些介面設計上,

的確是可以給對於搜尋文獻比較不熟悉的人,

能夠有一個初步的分享能夠進行搜索。

在準備這樣的演講過程中,

也讓我回頭盤點對於這樣新的工具,

到底與舊的搜尋工具到底差異有多少,

而搜尋工具最核心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大家一些收穫。

更多醫師訊息

2021年10月21日 星期四

感謝您,臨走前最後一刻還記得我

作者:許晉譯

FB臉書版: 由此進入




記得上週還在心蓮病房裡面去看您,

原先只是看到您又再一次入院,

順路去看您一下。


那時候的您消瘦非常的多,

兩隻手卻無法自己拿起食物或者杯子,

兩隻手不斷地顫抖,

當我問他說:

『你會不會覺得很困擾。』

他無助的眼神盯著我看,

微微點點頭,用微弱的聲音回答我說

『會。』


身為照顧你快要一年的醫師,

一看就知道您應該是身體又出現新的狀況,

影響腦部而有顫抖情形,

趕緊與心蓮病房的團隊一起討論要怎麼處理。


這週還來不及再一次走到心蓮病房去探視您,

卻接到一個熟悉聲音傳來的電話,

那是他的看護的聲音。

『許醫師,他今天早上離開了。』

其實那個瞬間,

我很難過,因為我來不及去跟他見最後一面。

『他跟我說,一定要跟許醫師說謝謝。』

其實我什麼事情都沒有做,

我只是把我醫師的工作給做好。

是何德何能能夠讓病人在臨終之前,

還記得跟自己說一句感謝。


但這句感謝,

的確給我很多的能量跟鼓勵。

雖然我只是一個菜逼八主治醫師,

感謝願意轉介患者給我的醫界前輩,

感謝每個願意相信我的患者與家屬,

我會盡力照顧好每一個病人。


20210113 撰文

進一步找醫師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