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

從儲存導向轉出輸出導向的筆記系統

  作者:許晉譯


如何正確使用第二大腦 數位筆記系統

「超過4000多天的數位筆記使用,我怎麼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呢?」

我從20120901開始使用Evernote以來,
到現在已經4000多天。

對於一個記性不太好的人來說,
Evernote,或者說數位筆記的存在,
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救贖。

數位筆記有著可以被搜尋的功能,
讓我可以很快地找到我想要找的東西,
這也讓數位筆記可被使用度比傳統筆記增加。

但隨著筆記數量的增加,
要快速找到正確資訊的時間就慢慢延長,
當然這時候可以使用複雜的搜尋技巧,
或者建立清楚的資料庫或者標籤系統,
讓使用者能夠快速找到這些東西,
但是,
找東西,應該是這套系統裡面應該有的過程嗎?
還是,
可以重新思考整套邏輯。

數位筆記 強調CODE 結構化儲存方便輸出

「CODE 是數位筆記在儲存時候的口訣。」

C:Capture 獲取
O:Organize 組織
D:Distill 萃取
E:Express 表達

其實這樣的數位筆記方式,
主要是希望讓自己能夠輸出更多的知識內容,
不過在數位筆記儲存越來越方便的現在,
可能大家會儲存很多,
但是很少把他們透過自己的文字重新書寫過。

久而久之,
這些內容,就變成在數位筆記資料庫一個角落的東西,
只能等到下次被搜尋到的那個時刻。

而我的筆記系統,
就有類似這樣滿滿的既視感,
其實還蠻容易只有儲存,
最後其實也沒有把他拿出來特別使用的情況發生。

以輸出為導向的專案系統 比CODE系統更實際


近期上了雷蒙的Notion線上訓練營,
他在課程中分享了他自創的PAI系統,
這是他使用線上筆記軟體的精華所在,
不在以搜集資料為做一開始的步驟,
而是透過以專案為導向,
也是以終為始的概念。

這樣的書寫方法有一個好處,
就是會從想要書寫的內容開始去搜集資料,
而不是從搜集資料才開始想說要寫什麼。

而我自己覺得這樣做之後,
對於我這種有選擇障礙的人有蠻大幫助的,
就是我看到有想法的東西,
就開始寫了,
在書寫的過程中,
我可能會對於這個資料更有想法,
或者有更想要知道的東西,
這時候在回頭去搜尋更完整的資料,
這或許會是比較適合我的書寫模式,
也分享給大家。

也希望下個月,
更希望我自己能夠從Evernote 脫離成功。